作物根腐病是一种由作物真菌性病害引起的作物病害,该病害常常会引起作物根部腐烂,导致作物根部受损,根系吸收性变差,慢慢引起根系生长功能衰退退、减弱,直至全株死亡的病害。
主要表现为:病菌先从作物的须根、侧根侵人,逐步发展至主根,导致根皮腐烂萎缩,地上部出现叶片萎蔫,苗茎干缩,乃至整株死亡。病株根部至茎部木质部呈条状不规则紫色纹,病苗叶片干枯后不落, 拔出病苗一般根皮留在土壤中。
发病特点
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,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,病菌从根茎部或根部伤口侵入,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和蔓延。在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、田间积水、连作及棚内滴水漏水的种植地块根腐病发病最严重。
主要危害 :
1、根腐病 又叫烂根病,主要危害地下须根和侧根。根、 块根、根茎腐烂以后,产量损失严重,质量变劣,有的甚至完全失去生长价值。
2、根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选地不宜,排水不良, 地块涝洼积水及地下害虫咬食根部,且多发生在2-3年生植株根上。另外在移植定栽时根部受伤的作物更容易发生根腐病,并在土壤湿度增加时传染给其它植株。
3、发病初期下部须根或侧根出现暗紫色病斑,然后变黑腐烂。病害扩展到主根后,就逐渐发生自下而上的腐烂。发病后由于根部失去原有的功能,导致地上部茎叶逐渐变黄,以致枯死。
防治方法
1、改善土壤菌群结构,疏松调节活化土壤,缓解土壤药害残留,激发土壤养分活性。
2、对立枯、青枯、猝倒、菌核、根腐、软腐、锈腐、绵腐、白绢、枯萎,黄萎等多种土传及重荏病害要及时预防。
3、使用发酵腐熟过的有机肥,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。平衡土壤PH值,注重土壤处理,土壤消毒,增加土壤透气性,合理翻耕。
4、浇灌土地时,加入枯草芽孢杆菌,哈茨木霉菌及有益生物菌群剂,抑制病源菌滋生,修复受损根部细胞,激发细胞的活性,加速根部与有益生菌的结合,直达菌灶,使根部自身产生抗体,增加植物酶的活性,抑制根部病害二次感染。
关注强兴生物:
了解更多产品信息,关注强兴微店商城进店下单购买
咨询电话:0779-2050030
400-033-5870
|